首页

婉慈icon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25 16:43:22 作者:走读“赛博武汉”:科技创新“智绘”未来之城 浏览量:72221

  中新网南宁11月21日电(张广权)2024年11月20日,是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当天,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展义诊活动,专家团队为民众提供肺功能筛查及健康咨询服务。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中国,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约为13.7%。

图为义诊活动现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供图

  “一些从事特定工作的人群,如矿工、建筑工人等,患慢阻肺的风险相对较高。同时,由于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很多患者在疾病早期未能及时就诊,导致病情延误。”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潘玲表示,早期发现慢阻肺至关重要。民众首先要关注自身的呼吸状况,如果出现慢性咳嗽、咳痰,且持续时间较长,尤其是在晨起或夜间加重,或者在活动后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就应引起警惕。

  “此外,如果经常感觉胸闷、喘息,或者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也要考虑慢阻肺的可能。”潘玲建议有这些症状的人群及时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这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同时,长期吸烟、有家族病史以及暴露在粉尘、化学物质等环境中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筛查。

  “目前,慢阻肺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有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能够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非药物治疗则包括戒烟、氧疗、无创通气等。”潘玲称,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涌现,如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为慢阻肺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症状和身体状况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图为专家查看患者病历资料。张广权 摄

  谈及中医在慢阻肺治疗和调理方面的独特优势,潘玲称,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多种方法,能够调节患者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中药可以扶正祛邪、平喘止咳;针灸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穴位贴敷则可以刺激穴位,起到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的作用。此外,中医还注重患者的饮食起居和情志调理,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潘玲说。

  此次义诊活动旨在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了解和关注慢阻肺的平台。希望通过活动,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的优势,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健康。(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新真探:“每天只需睡2小时”说法不靠谱

工艺精细的琼剧戏服、栩栩如生的龙塘雕刻、香味扑鼻的辣汤饭……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为媒,海南海口在博鳌东屿岛文化公园用一场城市主题展,将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城市风貌淋漓展现。

鼠年生肖邮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战略性重要部署,为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其中的“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当代高等教育要引导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思政课教师更加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和理解,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能力,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卫者和传播者,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要在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打造一批研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金课”,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用好社会实践这个“第二课堂”,鼓励研究、传播、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要重视本科招生阶段志愿选择对青年志向的影响,引导青年学生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北京大学已将中文、历史、哲学、考古等优势专业纳入强基计划,选拔培养有志于投身文化传承创新事业的青年学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储备优秀人才。

中新健康|赛诺菲流感疫苗被紧急叫停接种 国内疫苗厂商受影响几何?

3月25日电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于2024年3月24-25日举行。3月24日下午举行了“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专题研讨会”,福特斯克金属集团执行董事长安德鲁·福瑞斯特表示,人工智能问题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之一,但也是具有危险性的创新。

香港50余家建造企业组团赴粤招才 提供600多个岗位

局部麻醉后,心血管内科梁春教授、张家友教授、汤晔华副教授通过股静脉穿刺,将无导线起搏器经导管顺利植入到了王先生的右心室,即时稳定起搏;患者全程清醒,无明显疼痛与不适。术后,王先生的心律即刻恢复正常,当天下午便下地行走,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王先生表示,完全感受不到体内有无导线起搏器。(完)

孙聪表示,松竹梅社区今后会继续凝聚多方力量,引入“嵌入式服务”,开展喜闻乐见的“邻里+”系列活动,打造共促共享、关爱友善的互助型社区。(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